《澳门记略》为清代印光任、张汝霖编撰。全书共上下两卷,分形势、官守、澳蕃,共三篇。其内容介绍了澳门历史、地理风貌、中西文化、风俗民情、民间技艺等,并附插图二十一幅和四百多条中葡对照词语。此书也是第一部系统介绍澳门的著作。此内含清乾隆十六年序刊本(两种)
此书的编撰者(印光任、张汝霖)两位皆曾出任澳门海防军民同知(简称澳门同知)。清乾隆九年(1744)印光任成为第一任澳门海防军民同知后,已发现澳门的历史地理资料非常缺乏,欲编撰一部澳门地方志书;印光任随即开始搜集相关资料,于清乾隆十年(1745)完成了初稿。其实,早在清乾隆六年(1741)在香山任职县令的而张汝霖,已开展了对澳门的研究;清乾隆十三年(1748)张汝霖更被派出任澳门海防军民同知一职。印光任与张汝霖各于在任澳门同知时,各自搜集并累积了大量澳门地方之第一手资料。在清乾隆十六年(1751)印光任署潮州知府,张汝霖则在潮州出任盐运通判。两位著者同时在潮州任职,于是开始合力展开《澳门记略》的编撰工作。《澳门记略》以印光任的初稿为蓝本,再进行增删修改,于清乾隆十六年底便公诸于世。
全书共三篇,分上下两卷
上卷包含:形势篇、官守篇。《形势篇》主要介绍澳门及附近地方之地理、气候与军事布防等;《官守篇》则集中历史沿革,明朝与清朝的管治、相关政令与历史事件等。
下卷为:澳蕃篇。主要详述外蕃之贸易往来、宗教信仰和传教士在中国之风俗习惯等。
由于《澳门记略》的史料详实、图文并茂,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有系统介绍澳门的古籍著作,故被誉为 “安边纬略” 之书。
弁言(印光任撰)、序(張汝霖撰)
上卷:图十一幅、形势篇、官守篇
下卷:图十幅、澳蕃篇
西阪艸堂本《澳门记略》不止一刻,而是一刻再刻,乃至三刻。因此,已知西阪艸堂本也有多种。这些本子在页数、文字和内容上,均有不少的差异,显然也不是同一个版本,而且有前后递修的痕迹。这些本子大多刊印于清乾隆时期,其文本有同有异,各有千秋。
此美国国会图书馆藏本正文前有乾隆十六年印光任”弁言”(行書),乾隆十六年張汝霖序 (楷书)。参照鄧駿捷、駱偉 著:《澳門記略》版本研究,版本定为甲本。刊刻时间相对较早。
来源:书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