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由清代刘树屏编。全书共分四卷,收录了三千二百多个常用汉字、七百多幅插图。其内容是专为小学堂训蒙而作的一套汉字教科书,其中不仅包含传统小学的教学方式,也引入了西方的科学知识。此为清光绪二十七年上海顺成书局(初次)石印本。
据凡例记载,书中对字的讲解主要分:“简说”、“详说”、“绘图” 三部分。
简说。为十岁以下学生而设。先释音。注音某。或注某字某声。均依字典。次释义。务以一语剖晰之。次引证。举其与他字联缀者。字或有两音三音备载之。惟生僻者不载。
详说。为十一岁以上学生而设。先注切音。次释本义。凡篆文与字义相关者著之。次释引申义。叚 [1] 借义。凡现行事例新理名词。皆随字附释。要以有用为主。其经诂雅训古书偶见者。不及备载。
绘图。凡名字动字之非图不显者。均附以图。或摹我国旧图。或据译本西图。求是而已。
1900 年,晚清上海新式学校澄衷蒙学堂的教员们,在校长刘树屏的带领下,开始自编教材的历程。作为当时的一所新式学校,在国文学科上,沿用旧时的 “三百千” 书籍自然不适宜,而市场上,适用于启蒙阶段的教材暂时还没有普及,这便是《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的编撰初衷。该书一初版即引起轰动,一年后被认定为该校的正式用书。随后多次再版刷印,并影响了后来的《共和国教科书》、《国民字课图说》等课本。胡适称其为 “中国自有学校以来第一部教科书”,“在中国教育史上,有着历史性的价值”。
目录、凡例、检字、检附字、类字
卷一:所收汉字包括天文地理、自然现象、山川河岳,各国地理等。
卷二:所收汉字涉及人事物性、乐器武器、花鸟鱼虫、矿物金属等。
卷三:所收汉字为度量衡、日常生活、农业工业、动物植物等。
卷四:所收汉字属较抽象的人类活动和语言文字。
叶澄衷(1840 年-1899 年),原名叶成忠,浙江慈溪人,生于浙江省宁波府镇海县庄市,清末资本家,宁波商帮的先驱和领袖。光绪二十五年(1899 年),念幼时失学之苦,于上海虹口张家湾捐地 28 亩,出银 10 万两,创办澄衷蒙学堂。
刘树屏(1857 年—1917 年),字葆良,号雨溪。江苏武进县(今常州市武进区)。晚清政治人物,澄衷蒙学堂首任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