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 袁学澜 撰《吴郡岁华纪丽》十二卷 清袁氏适园手写稿钞本
此《吴郡岁华纪丽》由清代袁学澜撰。其内容记述吴地(苏州及周边地区)风土人情、节令时俗。按月设卷,共十二卷,收条目三百余条,自正月行春记至十二月除夕。附卷首(吴俗箴言、吴中风俗论),卷末(吴俗讽喻诗)各一卷。此为清末袁氏适园手写稿钞本。 此本用适园丛稿稿纸,钞写颇工,原题景澜,后涂改为学澜。卷首除题序例言外,载袁学澜所辑吴俗箴言若干则,张大纯吴中风俗论一篇;卷末则袁学澜别撰吴俗讽喻诗。 据《书舶庸谈…- 11
- 0
-
清 梁诗正 撰《西湖志纂》十二卷 清乾隆二十三年刊本
此《西湖志纂》由梁诗正、沈德潜等奉敕依《西湖志》重辑而成。全书十二卷,包含:御制诗、西湖水利、孤山胜迹、南山胜迹、北山胜迹、吴山胜迹、西溪胜迹、艺文。卷首收西湖全景图、十景图、行宫八景图等三十四幅版画。此为清乾隆二十三年写刻刊本。 是书为清乾隆皇帝南巡时(乾隆十六年),大学士梁诗正、沈德潜等依《西湖志》稿删削重辑而成,清乾隆二十年由赐经堂代刻进呈。后经乾隆二十三年增辑为此本(十二卷附卷首卷末),全…- 5
- 0
-
《水经注》四十卷 明嘉靖十三年黄省曾刻本
水经注是为我国古代的一部以记载河道水系为主的综合性地理著录,历史、地理、文学价值颇高,对《水经注》的系统研究肇兴于明代,刊刻、校勘、赏析之作先后出现,并逐渐形成一种专门之学——“郦学”。宋本仅存部分残本,现存最早的完整刻本即为嘉靖十三年(1534)黄省曾刊刻的《水经注》。今本水经注系统大都来源于此黄省曾刊本。- 10
- 0
-
清 杨守敬 熊会贞 编《水经注图》八册 清光绪三十一年宜都杨氏观海堂朱墨套印本
此《水经注图》由清代杨守敬与熊会贞编绘。全书共八册,其内容是以郦道元《水经注》为基础而绘制的一部以水道为纲的历史地理地图集。采用胡林翼《大清一统舆图》为底图,以朱墨套印,绘图三百余幅,古今对照。此为清光绪三十一年宜都杨氏观海堂朱墨套印本。 此书按古墨今朱双层平面的原则,分黑红两色套印在一起,现今水系以红色双曲线表示,红色注记。旧时水系以黑色双曲线表示,黑色注记;图集前序言据杨守敬手迹影印。其后为《…- 6
- 0
-
元 马端临 撰《文献通考》三百四十八卷 明嘉靖三年司礼监刊本
此《文献通考》是宋末元初学者马端临所著的一部记叙历代典章制度的政书。全书共三百四十八卷,分:田赋、钱币、户口、职役、征榷、市籴、土贡、国用、选举、学校、职官、郊社、宗庙、王礼、乐、兵、刑、经籍、帝系、封建、象纬、物异、舆地、四裔,共二十四门。此为明嘉靖三年司礼监刊本。 《文献通考》是马端临以毕生精力完成的一部记载上古到宋宁宗时的典章制度沿革的通史。他从元大德六年(1302)开始纂写,直至元英宗至治…- 13
- 0
-
明 黄汴 撰《一统路程图记》八卷 明隆庆四年刊本
此《客商一览醒迷天下水陆路程》分上下两栏。上栏《客商一览醒迷》由明代李留德编,内容是从商的智谋和经验,商业行为规范等等。下栏《天下水陆路程》由明代黄汴编,内容是各种程图路引汇编而成的商旅交通指南。此为明崇祯八年序金陵李潮刊本,并附明隆庆四年刊本《一统路程图记》。 明代中后期开始,社会经济较之前代有了长足发展,商品流通频繁。经商已开始不再成为一种为人轻视的职业,“弃农从商”、“弃儒从商” 的现象越来…- 17
- 0
-
明 李留德 黄汴 撰《客商一览醒迷天下水陆路程》八卷 明崇祯八年序金陵李潮刊本
此《客商一览醒迷天下水陆路程》分上下两栏。上栏《客商一览醒迷》由明代李留德编,内容是从商的智谋和经验,商业行为规范等等。下栏《天下水陆路程》由明代黄汴编,内容是各种程图路引汇编而成的商旅交通指南。此为明崇祯八年序金陵李潮刊本,并附明隆庆四年刊本《一统路程图记》。 明代中后期开始,社会经济较之前代有了长足发展,商品流通频繁。经商已开始不再成为一种为人轻视的职业,“弃农从商”、“弃儒从商” 的现象越来…- 14
- 0
-
清 姚祖恩 辑《史记菁华录》六卷 清道光四年吴兴姚氏扶荔山房朱墨套印刊本
此《史记菁华录》由清代姚祖恩辑选。全书共六卷,其内容从司马迁的《史记》中选文(有删节)五十一篇,其中本纪、表、书各三篇、世家九篇、列传三十三篇,并加以评点。此为清道光四年吴兴姚氏扶荔山房朱墨套印刊本。 此书分为原文和批注。批注分为眉批、夹批、和尾批三种。眉批和夹批每篇都有,这两种批语侧重于品读原文中的章、句、段。尾批(很少有)主要用来总结文章的立意 [1]。 从卷首《题辞》和书末跋语来看,作者从少…- 7
- 0
-
晋 郭璞注《山海经》十八卷 毛扆校跋明刊本
《山海经》是先秦时期的一部载有怪奇悠谬之说、荟萃珍奇博物的神话地理志。今传本十八卷(篇)分山经五篇,海经十三篇。其内容主要记录远古的山川海泽、方国物产等地理和博物方面,也包含远古神话、神祇异兽等内容。此内含宋淳熙七年池阳郡斋刊本、毛氏校跋明刊本两种。 《山海经》大约成书于战国时期至汉代初期,其撰者不详。西汉刘歆(刘秀)将古本三十二篇校刊并为十八篇,后由东晋学者郭璞《山海经》注为现通行的十八篇。其内…- 5
- 0
-
晋 郭璞注《山海经》十八卷 宋淳熙七年池阳郡斋刊本
《山海经》是先秦时期的一部载有怪奇悠谬之说、荟萃珍奇博物的神话地理志。今传本十八卷(篇)分山经五篇,海经十三篇。其内容主要记录远古的山川海泽、方国物产等地理和博物方面,也包含远古神话、神祇异兽等内容。此内含宋淳熙七年池阳郡斋刊本、毛氏校跋明刊本两种。 《山海经》大约成书于战国时期至汉代初期,其撰者不详。西汉刘歆(刘秀)将古本三十二篇校刊并为十八篇,后由东晋学者郭璞《山海经》注为现通行的十八篇。其内…- 10
- 0
-
明 尹耕 著《两镇三关通志》 残存十三卷 明嘉靖时期刊本
此《两镇三关通志》传为明代尹耕编纂。全书共二十三卷,凡五纪、二表、四考、三传(此本存前十三卷:五纪)。其内容介绍了两镇(宣府、大同)三关(雁门关、宁武关、偏头关)地区的历史沿革。其中还重点阐述了明朝初期至嘉靖年间,长城的建造史以及西北长城沿线的明蒙关系。此为明嘉靖时期刊本。 “两镇” 和 “三关” 都是明朝长城沿线的重要关口。这一带地区是北方游牧部族和中原农业王朝长期进行对峙、战争、贸易的地区。在…- 20
- 0
-
清 印光任 张汝霖 撰《澳门记略》上下卷 [乙本]清乾隆十六年序刊本
《澳门记略》为清代印光任、张汝霖编撰。全书共上下两卷,分形势、官守、澳蕃,共三篇。其内容介绍了澳门历史、地理风貌、中西文化、风俗民情、民间技艺等,并附插图二十一幅和四百多条中葡对照词语。此书也是第一部系统介绍澳门的著作。此内含清乾隆十六年序刊本(两种) 此书的编撰者(印光任、张汝霖)两位皆曾出任澳门海防军民同知(简称澳门同知)。清乾隆九年(1744)印光任成为第一任澳门海防军民同知后,已发现澳门的…- 6
- 0
-
清 印光任 张汝霖 撰《澳门记略》上下卷 [甲本]清乾隆十六年序刊本
《澳门记略》为清代印光任、张汝霖编撰。全书共上下两卷,分形势、官守、澳蕃,共三篇。其内容介绍了澳门历史、地理风貌、中西文化、风俗民情、民间技艺等,并附插图二十一幅和四百多条中葡对照词语。此书也是第一部系统介绍澳门的著作。此内含清乾隆十六年序刊本(两种) 此书的编撰者(印光任、张汝霖)两位皆曾出任澳门海防军民同知(简称澳门同知)。清乾隆九年(1744)印光任成为第一任澳门海防军民同知后,已发现澳门的…- 7
- 0
❯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
客服
扫码打开当前页
微信客服
返回顶部
幸运之星正在降临...
点击领取今天的签到奖励!
恭喜!您今天获得了{{mission.data.mission.credit}}积分
我的优惠劵
-
¥优惠劵使用时效:无法使用使用时效:
之前
使用时效:永久有效优惠劵ID:×
没有优惠劵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