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作为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在古画中留下了诸多精彩瞬间。让我们透过一幅幅古画,领略古代元宵节的独特魅力。




此画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记录了明宪宗在皇宫中过元宵节的场景。画卷从左到右依次展现了看杂耍、看花灯、走会表演、卖货郎、放爆竹等内容。杂技演员动作惊险,“鳌山灯棚”彩灯绚丽,化装演出队伍新奇有趣,货郎车前孩童围聚,明宪宗坐在帐篷下观看众人放爆竹,画面热闹喜庆。




这幅明朝中晚期的画作堪比《清明上河图》。长2米多,高0.26米,描绘了南京地区元宵节灯市。以鳌山灯为中心,东市有花鸟盆景等,西市游人如织、百艺齐聚。画中还有2500多人,300多件灯彩,以及各种店铺和表演,生动展现出明代上元节百姓狂欢的景况。




由南宋李嵩创作,描绘了元宵节时人们在庭院听曲观灯和猜灯谜的场景。画中灯品多样,有兔儿灯和瓜形灯等,背景是贵族花园,青松翠柏与前景的繁华灯火形成对比,充满情趣。




清代赵之琛和顾驺于1840年联手创作的作品。以元宵节为背景,描绘了一群儿童敲锣打鼓、吹唢呐、骑驴、挑花灯等欢度元宵节的热闹场景,画家运用奇石、松柏等自然元素,使画面富有层次感。




出自清朝画家闵贞。画面中八个孩子围在一起观看花灯,一个孩子提着精巧的荷花灯,作者线条粗犷细腻兼具,衣纹褶皱、头发、腰带等细节处理精致,体现出粗笔简练的绘画风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