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卉图》改编. 居廉. 台北故宫博物院
醉美国画合集 03篇
▽
年末岁寒,披衣懒起时,日光已探进窗棂。
抬眼望,不远处,几只喜鹊错落有致地停歇在冬日枝头,风声起,鸟儿掠过了头顶一片琉璃蓝色的青天。


《岁朝图》局部.居廉
转身步入屋内探望放在宋式青瓷盆中的水仙,几个娇嫩的白色花蕾,羞涩地半开于翠绿色的叶片之间,这若有若无的清香,已足够让人心生爱怜。
水仙,清代李渔曾表示,花里头有他的四条命,水仙居其一。每至冬日,他总要种上几盆,以慰清幽。
岭南有一位大画家居廉,用撞水和撞粉法,在继承和发展恽寿平没骨画法基础上,创造出了“居派”艺术。在他的岁朝图中常常出现水仙,隔着画面都能闻到袅袅清香,叶子都能掐出水来。
▽


《岁朝图》〔明〕陆治
心念忽动,忆及眼前水仙之姿,与数百年前中国画之岁朝图的灵气是一致的。历经磨难,到我们这一代,中式美学文化只是隐匿,从未断裂,总有些许恒常之物,静如湖石。
清代人士张潮在《幽梦影》中云:“能闲世人之所忙者,方能忙世人之所闲。人莫乐于闲,非无所事事之谓也。闲能品茶、能饮酒、能著书。天下之乐,孰大于是?”
明代陆治,一介布衣,师从文征明,画作意境清朗,自具风格。他在冰裂纹的瓶中插上了梅花,画中的水仙一样没有半点烟火气。这种只有中国人才懂的文化之美,让人恍惚,仿佛觉悟了我们彼此间没有时间的隔阂。
作为一个中国人,无论身在何方,在国画展开的一霎那,我的心里自自然然,便跳出来这个念想:“这些祖先的生活艺术,至今我仍喜欢。”
▽


无冬日之休闲,何以有春日之勃发?挂一幅画,嗅一树腊梅,种一枝水仙,转眼新年就会来到。
自古宋元明清,文人墨客皆绘岁朝图,寄寓对新岁的美好祈愿。在这个时间的空隙中停一停,审视自己为什么这么忙?是否可值得这么忙?因而给自己一段闲适的时间,慢慢生活。
一同欣赏这精心挑选的十幅绝美岁朝图,跟随古人的脚步,感受那份跨越时空的中式美学,将此作为我们新时代的新年美学传承下去吧。
甲辰年冬
舒晴
于海上齐物居


《岁朝图》
▲〔元〕佚名. 台北故宫博物院

《岁朝图》
▲〔明〕陆治. 台北故宫博物院

《岁朝图》
▲〔明〕陶成.台北故宫博物院

《岁朝图》
▲〔明末〕陈洪绶.台北故宫博物院

《岁朝图》
▲〔清〕居廉. 大英博物馆

《岁朝图》
▲〔明〕边文进.台北故宫博物院

《岁朝图》
▲〔近现代〕赵叔孺.台北故宫博物院


缂丝作品《岁朝图》
▲〔清代〕佚名 .台北故宫博物院